Tuesday, November 14, 2006

News: 台灣研究論文被引用次數 亞太地區僅次日本

(中央社 2006-11-14 19:03 記者劉嘉韻台北十四日電)
新聞轉載原址

過去十年間,台灣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在全球排名第十八名,在亞太地區排名第五,不過,台灣研究論文的被引用次數,卻為亞太地區第二名,僅次於日本;主辦卓越研究獎的湯姆森集團指出,數據反映出台灣地區的學術研究成果,已逐漸佔有國際領先地位。

湯姆森卓越研究獎首度在台頒發,共有八名學者獲獎;湯姆森集團資深研究員 Nobuko Miyairi 分析指出,近年來台灣研發人員的研究報告被引用次數逐年攀升,顯示台灣學者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越來越重要。

根據湯姆森集團提供的統計數據,一九九六年至二00六年間,世界各國發表學術論文的篇數,美國以兩百八十多萬篇排名第一,日本以七十七萬多篇排名第二,而中國大陸也以四十多萬篇排名第六,南韓十七萬三千多篇排名第十四,台灣以十二萬零四百四十七篇排名全球第十八名、亞太地區第五名。

若依照學術論文被引用次數分析,台灣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次數為五點零五次,在亞太地區僅次於日本的八點一六次,其次是南韓四點八六次,印度三點八七次、中國大陸三點六九次。

Miyairi 表示,最近幾年,台灣除了論文被引用次數急遽攀升之外,二000至二00五年間,台灣的專利申請也成長百分之三十,而這些研究成果是代表台灣不斷追求發明、新技術與新突破的指標。

Saturday, November 11, 2006

Null Cipher

A null cipher hides the message according to some prearranged set of rules, such as "read every fifth word" or "look at the third character in every word."

一次世界大戰 (WWI) 期間, 一名德國間諜利用 Null Cipher 的方式, 從美國 Washington, D.C. 向位於 Berlin 總部回報了底下這段文字:
PRESIDENT'S EMBARGO RULING SHOULD HAVE IMMEDIATE NOTICE. GRAVE SITUATION AFFECTING INTERNATIONAL LAW. STATEMENT FORESHADOWS RUIN OF MANY NEUTRALS. YELLOW JOURNALS UNIFYING NATIONAL EXCITEMENT
IMMENSELY.
為求慎重, 又發了底下一段文字, 作為確認 (check) 之用:
APPARENTLY NEUTRAL'S PROTEST IS THOROUGHLY DISCOUNTED AND IGNORED. ISMAN HARD HIT. BLOCKADE ISSUE AFFECTS PRETEXT FOR EMBARGO ON BYPRODUCTS, EJECTING SUETS AND VEGETABLE OILS.
如果我們第一段訊息中, 每個字的第一個字母抽出, 或是將第二段訊息中, 每個字的第二個字母抽出, 都可以發現底下的句子:
Pershing sails from NY June 1.
John J. Pershing 是一次大戰期間, 美國遠征軍 (American Expeditionary Force) 的指揮官, 也是二次大戰期間, 美國將領們的良師(mentor)。



上述這個 Null Cipher Message 的例子, 最早我是在 IEEE Computer, February 1998 這期 Neil F. Johnson 與 Sushil Jajodia 的文章 "Exploring Steganography: Seeing the Unseen" 所讀到。

今天, 我在 WebStone 公司的 Stego Suite 網頁所提供的技術論文 "What You Can't See Can Hurt You" (2002), 又讀到了相同的例子。

不過, 上述兩篇論文都把故事發生的時間誤寫成 WWII, 發現這點是因為我後來研讀 Gray C. Kessler 的論文 "An Overview of Steganography for the Computer Forensics Examiner" [ PDF ] 時, 也讀到了這段故事, 不過故事發生的時間卻是在 WWI, 與上述兩篇所寫的 WWII 有出入。

From StegoRN

因此, 我就去翻這些論文的原始參考文獻 "THE CODE BREAKERS - The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Secret Communication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Internet" (David Kahn, 1996), 終於確認時間應該是 WWI。

有趣的是書中 (P. 521) 還提到 Pershing 確實出發的日期應該是 May 28, 而不是 June 1, 顯然這位德國間諜情報有誤, 搞了一次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