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2011-03-07 原始新聞連結】
中國大陸論文數量世界第一,但引用率極低,排在全球 100 名外。大陸國家統計局前局長李德水呼籲,盡快改革大陸科研體制和對科研人員評價考核機制,絕不能以發表多少論文去論英雄。綜合大陸媒體報導,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德水在大陸全國政協11屆4次會議記者會上,提出上述呼籲。
李德水說,「我想跟大家說兩個第一,中國大陸現在有兩個世界第一。一個是研發人員,到2009 年年底,我們有 318 萬 4000 名研發人員、科技人員,這是世界第一,超過美國;一個是近年來我們科研人員發表的期刊、論文數量已經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李德水進一步說,「但是這些論文平均引用率卻排在世界 100 位之後。」
此外,也有人大代表指出,中國目前尤其缺乏高品質的自然科學論文,應當注意到中國「SCI」(科學引文索引)數字光環背後,存在數據造假、剽竊、抄襲等諸多問題。「大躍進」般發表「SCI」論文和「跑獎」,是一種惡劣的學術生態,科研品質和可信度堪憂。他們呼籲提高品質,去除對論文發表的崇拜。「我國現在論文數量世界領先,引用率排名很低。尤其高質量的自然科學方面論文還很少。」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五十四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張學慶說。
「學術造假之所以屢禁不止,和現行的科研評價體制和管理機制有關。」安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研室主任朱國萍說,當前「SCI」論文數量是很多科研機構和大學考核評價學術成果的主要標準,與職稱評定、科研經費等掛鉤。
近年來,論文抄襲、學術造假、剽竊在中國大陸屢禁不止:上海交大被曝「漢芯造假門」;井岡山大學講師鐘華和劉濤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晶體學報」的 70 篇論文存在造假現象,全部遭到撤銷;「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接到的投稿有31%涉及抄襲;而今年西安交大李連生所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也因涉及 30 多處造假剽竊被撤銷。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馮長根曾經發表文章批評,中國學術論文存在 6 個問題:引言籠統、不介紹同行工作、參考文獻太少、缺乏研究過程、缺乏原創、不介紹已有成果。中國學術論文引用率低的4大原因是浮躁風、傳統文化的影響、科學歷史、科學技術上不成熟。
長江日報 2010 年一篇報導引述一項研究顯示,包括非法期刊在內,買賣論文在大陸已形成產業,2009 年規模達人民幣 10 億元。武漢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副教授瀋陽和他的團隊展開 3 年多的買賣論文與非法學術期刊專題研究,用反剽竊軟體查詢,2007 年的樣本數據中,72% 的文章是全文抄襲,24% 的論文部分抄襲,只有 4% 的文章不存在抄襲。
在美國國家實驗室的大陸訪問學者孫博士告訴電視台,中國大陸學術界充斥著種種亂象,論文剽竊抄襲只是腐敗的冰山一角。
「北京青年報」今天刊登署名李然的評論,指出寫論文在中國寫成了一個產業,這大概也是世界第一的,可是,這個產業再繁榮,也與學術科研水準關係不大,改變這種現象的呼聲已經存在多年,但一直都沒有看到什麼轉變,
評論說,當賈伯斯(Steve Jobs)的蘋果 (AppleInc)公司依靠科技創新一輪又一輪地收割世界的時候,「我們不能靠堆積成山的論文和山寨手機來證明自己在努力,解放創新能力勢在必行,不能再以科研的名義發展論文產業了。」